溶解氧分析儀廣泛應用于水質監測、環境保護等領域,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直接影響決策。針對系統誤差與隨機誤差,實施科學維護和操作流程至關重要。
雙點校準:零氧點(N?吹掃或硫酸亞鐵-硫酸法)與飽和點(空氣飽和水)雙點校正,消除零偏與增益誤差。
校準頻率:建議每日或每班次前校準;若長時間閑置或環境劇變,需重新校準。
自動溫度補償:利用內置/外接溫度探頭實時修正因溫度變化引起的讀數偏差。
氣壓補償:在高海拔或氣壓波動顯著地區,開啟大氣壓補償功能,確保數值不受環境氣壓影響。
保持輕微流動:靜止樣品易形成氧濃度梯度,建議輕搖或使用攪拌器,加快探頭響應并提高穩定性。
防止氣泡干擾:確保膜片表面無氣泡附著,避免瞬時讀數偏低。
定期更換膜片:通常 3–6 個月更換一次,避免劃痕或污染導致透氧速率異常。
電解液維護:電化學型探頭需定期補充/更換填充液,保證內部電極工作穩定。
1. 測量后沖洗:用蒸餾水沖洗探頭,去除殘留物。
2. 深度清潔:定期使用稀酸或專用清洗液去藻、去垢。
3. 正確存放:膜片保持濕潤,放入保存液或按廠家建議存放,防止干裂。
統一 SOP:制定校準、測量、攪拌、記錄等標準操作流程,減少人為差異。
定期培訓:提升操作者對原理、干擾因素及故障排除的認識,確?,F場判斷力。
平行比對:與 Winkler 滴定法或實驗室恒溫槽電極結果比對,評估現場儀器準確性。
漂移監測:記錄每次校準系數與誤差,分析趨勢,及時排查性能衰退。
通過雙點校準、自動補償、樣品控制、傳感器維護、清潔保養、嚴格 SOP 以及定期比對驗證等綜合措施,可顯著提升溶解氧分析儀的測量準確性與穩定性,為環境監測和水質管理提供可靠數據支持。
下一篇:沒有了